人才培养
7777919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师生游学专题
太原游学记
来自: 时间:2017-10-16浏览:


2017821日至24日,77779193永利(中国)有限公司张明东老师、张耐冬老师、华建光老师以及学生何赟超、刘亦佳、罗曼文、倪峥、陈燕虹、赵鑫琳、陈晨露、韩洁、余宣蓉一行十二人前往太原,展开了为期4天的游学之旅。

太原位于太原盆地北部,依山带水,在商周时代就是胡汉杂居之地。从春秋后期赵氏家族营建晋阳城时起,此地便具有特殊的政治和军事意义。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由丝路辗转而来的西域文明印记和政权分立时代的战争伤痕都以各种形态存留下来。这次短暂的考察选择了徐显秀墓、晋阳古城遗址、晋祠和龙山佛道二教建筑遗存这些最能体现晋阳在古代历史与文化中特殊地位的重要古迹,以及对此有线索性说明的山西博物院。

在徐显秀墓,我们对这座经考古发掘后进行原址保护的壁画墓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墓室及墓道壁画中的车马出行图和夫妇宴饮图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王馆长也对该墓的发掘与保存、壁画的保护措施及徐显秀墓壁画的艺术特色等进行了讲解,并与前来学习的师生就壁画构图、壁画墓原址保护的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翌日,王馆长又陪同我们参观了山西博物院,并重点对博物馆所藏的中古时期墓室壁画与相关艺术进行了介绍。此外,博物院展出的两周时代青铜器、中古时期的佛教艺术与外来文化代表性器物也吸引了师生们的注意,很多以前在课堂上只能通过照片了解的文物,如晋侯鸟尊、鸮卣等,如此近距离地出现在面前,更显生动;北齐娄叡墓壁画则通过博物院按照发掘时的原貌搭建起一个立体空间,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图一:山西博物院)

与徐显秀墓和山西博物院展出的文物精品相比,晋阳古城遗址呈现的则是这座名城的整体变迁轨迹。突然而至的大雨,让我们考察古城遗迹的计划落空,但太原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位于古城遗址中的工作站为我们介绍了发掘进展与相关的疑难问题。为弥补我们不能到发掘现场调查的遗憾,工作人员对古城的历史沿革、周边地理环境变迁、遗址勘察成果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谈毕,雨势未歇,雨水从屋檐密集地滴下,打在石阶油绿的青苔上,泥泞的道路两旁,有静静坐在门槛上的老人,附近的拆迁废墟中,向日葵也正盛放。

(图二:晋阳古城遗址)

在晋阳古城遗址以西,就是遍布佛、道二教遗迹的群山。始建于北齐初年的龙山童子寺,现今只有风化严重的石柱伫立在大殿遗址的地表,直立在山崖边的燃灯古塔,也曾照耀过北齐和唐代的晋阳城。依山开凿的大佛,正对着晋阳宫城的方向,而石壁上的众多佛龛,在时光与山洪的冲刷下多已难辨真容。从龙山俯瞰晋阳城遗址,对这座古城的布局和它与周边山水的关系更多了些直观的感受。


(图三:龙山童子寺遗址

山下不远处是久负盛名的晋祠,这一据说为纪念晋国始封君唐叔虞而建的晋国宗祠,流传着很多故事。难老泉和水母楼的传说,寄托了民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原为供奉唐叔虞后改为纪念其母的圣母殿,更可作为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游历其间,既可以体会园林之美,又能感觉到晋祠的传说系统如何历经层累而成。而让晋祠传说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壮观的,正是晋阳城在北朝隋唐时期地位不断攀升的现实。


(图四:晋祠

探访晋祠的那一天正值当地庙会,路上异常拥堵,听说庙会日除了集市还有很多仪式性活动,正如晋祠中那些对生活元素充满仪式性的纪念一样。历史与现实靠得如此近,就像晋阳古城不远处便是作为工业文明标志的高速公路。


                                                                            (撰稿 陈燕虹)